微信掃描二維碼,點擊右上角 ··· 按鈕
轉發給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
顯微成像·洞察微觀之美
Microscopic imaging, insight into the beauty of micro
顯微鏡光路不均如何校正?—清晰成像的關鍵一步
發布時間:2025-03-20
訪問量:6736
一、顯微鏡光路不均的成因與影響
顯微鏡光路不均主要表現為視場中亮度分布不均勻,通常呈現中心亮、邊緣暗,或者一邊亮一邊暗的現象。這種現象主要由照明系統失調、光學元件污染或損傷、光路對中不良等因素造成。在科研實驗中,光路不均會導致圖像細節丟失,影響定量分析的準確性,特別是在熒光顯微鏡觀察中,可能造成假陽性或假陰性結果。
二、光路校正的核心方法
以廣州明美的正置生物顯微鏡ML31為例,ML31采用科勒照明的光路設計,能夠有效解決光路不均的問題。其通過調節聚光鏡高度、位置和孔徑光闌,使光源成像在物鏡的后焦平面上,可獲得均勻的照明。
圖2
圖3
定期清潔光學元件也至關重要。清潔透鏡時,用吹風球吹去或用軟刷拭去鏡頭上的灰塵;重的污垢、指印可用鏡頭紙或軟布蘸少許酒精與乙醚的混合液輕輕擦拭(兩者混合比約酒精20~30%,乙醚70~80%)。一般情況下按如下圖4所示的方向由內向擦拭鏡片表面較易擦拭干凈。
圖4
精準的顯微鏡成像是科研工作的重要基礎。通過掌握正確的光路校正方法,結合專業維護服務,可顯著提升顯微鏡性能,為科學研究提供可靠保障。建議用戶建立規范的顯微鏡使用和維護制度,定期進行光路校正,確保設備始終處于最佳工作狀態。
微信掃描二維碼,點擊右上角 ··· 按鈕
轉發給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